關注我們
4008-060-618公司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103工業園生產基地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北段325號
留言
富華智能科技 版權所有 ? CopyRight (2020-2022) 粵ICP備16097240號
身在其中學習防災知識
大多數學生都或多或少接受過安全教育,但有多少人真正操作過滅火器,真正體驗過在地震來臨時逃生?防火防災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里、課堂上,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,了解消防歷史文化,學習并體驗如何防火防災,那些書本上的文字便能變成活的經驗。
中國消防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建筑規模更大、展陳手段更先進、藏品種類更齊全的消防博物館。博物館里受歡迎的當屬防火防災體驗館,在這里,借助多媒體技術,走進各種災難的模擬場景,參觀者亦是體驗者。
體驗館位于地下二層,面積2200平方米,這里有城市消防規劃、建筑消防設施、火災體驗劇場、火災應急疏散、家庭火災滅火、119電話報警、地震應急避險、地鐵火災疏散等多個互動體驗項目。
火災體驗劇場里,正放映著一起火災短片:一家緊挨著加油站的賓館樓上正在電焊施工作業,火星四濺引發大火,并不斷蔓延到周圍,突然“砰”的一聲,大火燒至加油站引發爆炸,一陣熱風“嗖”地撲到觀眾面前,原來是4D電影!隨著119消防車迅速趕到現場,電影接近尾聲,此時劇場里響起火警報警聲,陣陣煙霧彌漫開來,解說員告訴大家捂住口鼻低下身有序逃離現場,于是大人帶著孩子一個跟著一個很快完成了火災應急疏散項目。
在滅火互動體驗項目中,解說員正在講解如何應對不同類型的火災,比如炒菜時著火千萬不能潑水,電器著火滅火前要先切斷電源,家里備一塊防火毯既能撲滅油鍋火又能披覆在身上逃生。接著她又給大家演示如何使用滅火器。滅火器如果操作不當,不僅不能救人,反而可能傷人。使用前先要看指針,只有指向綠色區域才能使用,指向紅色或黃色都會有危險。使用時只有對著火源根部平行掃射才能更有效撲滅火災,普通滅火器噴射時間一般只有十幾秒,過了這個時間,滅火器里面的藥粉就噴完了。演示后便是實際操作環節,參觀者依次抬起滅火器進行體驗,對著一個模擬火源的儀器,朝“火”的根部掃射,有的掌握了要領在6秒內便能順利撲滅,有的對準的火源部位太高或太低,任務失敗。一位參觀者坦言:“長這么大第1次拿滅火器,要是沒來這兒學習和體驗,真遇到火災的話,就算手里有滅火器,都不知道怎么用?!?/p>
體驗館中,更身臨其境的項目是地震模擬場景?,F場布置成一個酒吧,還沒開始“地震”,大家就正襟危坐緊握酒吧里的圍欄。解說員急忙安慰大家:“考慮到有小孩和老人,這次模擬的地震震級只到五級,不用緊張?!蹦M開始,震級一點點上升,震動的幅度一點點加大,吧臺傳來玻璃杯震碎的聲音,墻壁被震裂,墻上掛著的裝飾畫被震歪,人也隨之晃動但仍能站立,這就是五級地震。
逃離出“火災”“地震”現場后,參觀者“安全”抵達體驗館終點,在這里,解說員發給大家一人一根逃生繩,手把手教大家幾種可以幫助逃生的結繩方法,愛動手的孩子們紛紛圍了上來。解說員叮囑他們:“我們國家是不主張未成年人參與滅火的,小朋友們,你們遇到火災首先要做的是什么?”一位小學生馬上回答道:“逃生!”“說得很對!那么逃生以后要做什么?”“報警!”他的回答再次得到肯定。
古代消防展廳、近現代消防展廳
從水龍到消防車
有互動,也有講解;有體驗,也有學習。二層的古代消防展廳和三層的近現代消防展廳,共展出了反映各歷史時期消防文化、法律、技術的遺存和見證物1400余件,并設有多個多媒體演示展項及復原場景,見證了我國的消防歷史。
時光倒流至遠古時期,人類開始鉆木取火,展出的北京山頂洞人用火遺跡化石,見證了人類早期用火的歷史。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距今約5000年的火災遺留木炭、商代火災文字記錄甲骨殘片,也都是歷史的印證。
中國歷史上有不少“知名”的大火,秦時阿房宮大火“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”,北魏時永寧寺大火火燒三月吞噬無數珍貴經卷……各代皇帝也越來越重視防火與滅火。
宋朝展區掛著一幅“慎火停水”的牌匾,這是道家學者陳摶臨終前呈送給宋太宗的四個字,意思是謹慎用火并用缸、池貯水,以便及時滅火。一開始人們并未理解其中深意,直到后來宮中屢發火災,才知道此話的靈驗。宋真宗遂傳令軍營張貼這四個字,這也是我國更早的防火宣傳標語。
到了南宋,都城臨安開始設置專業消防隊,這就是中國歷史上首支官辦滅火隊伍——“潛火軍兵”。
明代展區則展出了明武宗朱厚照的“罪己詔”?;实酆巫镏??原來,每逢重大火災,明朝皇帝莫不誠惶誠恐,屢下“罪己詔”,省躬思咎以消天譴。明朝16個皇帝中有13個皇帝共下“罪己詔”20次,居歷朝之更。
滅火重要,防火更不容忽視,防火建筑起到很大作用。明代始建的無梁殿,由于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磚、瓦而無傳統的梁、柱、枋、檐等構件,耐火性能良好;皖南民居馬頭墻,也叫封火墻,顧名思義就是把火封在墻院中,而不會蔓延到別家,據試驗,其耐火等級相當于如今的一級水平。
到了清朝,滅火技術和裝備有了更大的提高。館藏的“清代消防水龍”,是清末天津市靜??h獨流鎮民間消防組織“樂安水會”所使用的滅火工具。救火實戰中,水龍一端接至水源,在水龍兩側用力按壓杠桿就可噴水滅火。據測算,噴射距離可達15—30米。
從古代走到三層的近現代,頓感消防技術質的飛越。這里展出了近代消火栓、消防警察制服徽章、中國歷史上首輛內燃機泵浦消防車、民國時期的火災保險單。而到新中國成立后,消防事業進一步發展。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消防器材到汶川地震的救援裝備可以看出,設備越來越先進,技術越來越成熟。
更后一個展區的墻壁上鐫刻著自新中國成立到2010年滅火救援過程中犧牲的474名消防員的名字。旁邊的墻上掛著幾張消防員救援的照片,而他們在照片拍下后三分鐘全部犧牲了。望著他們生命中更后的一瞬,不禁感嘆消防事業的神圣與偉大。生命無常,有些災難不可避免,但求生的本能與救人的崇高,總能讓人心生敬畏,這就是消防博物館帶給每一個參觀者的心靈震撼。
小貼士
家庭火災隱患
燒水做飯時無人看管、吸煙不慎、兒童玩火、烘烤衣物、燃放煙花爆竹、私拉亂接電線、電褥子折疊使用、超負荷用電、家用電器長時間通電、使用劣質電器產品、違反液化氣使用規程、連接軟管老化松動、私自拆改燃氣設施、液化氣瓶靠近熱源。
滅火常識
◆油鍋著火,不能潑水滅火。應關閉爐灶燃氣閥門,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,令火窒息,還可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火。
◆使用滅火器撲救初期火災,應先拔下保險銷,握住軟管,對準火焰根部,壓下把手快速滅火。平時要注意滅火器的維護,及時更換藥劑,補充壓力,保證完整好用。
◆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,要先切斷電源,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。一般物質著火,可用水撲滅或浸濕的棉被覆蓋滅火。
◆發現液化氣罐著火時,要立即關閉閥門、切斷氣源,并用濕布、濕毛巾或棉被蓋住著火點。平時應加強閥門、軟管及灶具的安全維護,防止泄漏。
自救逃生常識
◆遇到火災要沉著冷靜,不貪戀財物,不乘坐電梯。開門時,先用手背碰一下門把。如門把燙手或門隙有煙進來,切勿貿然開門。
◆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,可利用衛生間等處暫時避難。避難時可用水噴淋門窗,把屋內一切可燃物淋濕,并通過手機、呼喊、衣物等發出求救信號。
◆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,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,捂住口鼻,彎腰低姿前行。樓層不高時,可用床單、窗簾、繩索等下滑逃生。
◆發現火災或成功逃生后,要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。說明著火地址、燃燒物質、火勢大小、有無人員被困等情況。
富華科技數字科技是一家多媒體技術廠家,是一家國內專業的消防體驗館,地震體驗館等科普教育設備研發生產高科技術企業,國內第1生產廠家。富華科技以銳意創新、策劃設計、高新技術研發,以科技求進步,以品牌求發展,以服務求信譽,以誠實守信,以高科技文化娛樂產品生產運營為核心。